在法国勃艮第的夜丘区,莫雷-圣丹尼小镇上,有一片名为彭寿酒庄(Domaine Ponsot)的葡萄园,这里是由威廉•彭寿(William Ponsot)于1872年创立的。威廉曾经参加过普法战争,战后,他父亲为了他的归来,在这里购买了一座房子和葡萄园。那时候,这里的葡萄主要用于私人饮用或供给家族餐馆。
1926年,威廉不幸去世,由他的侄子伊波利特•彭祖(Hippolyte Ponsot)接管了这家酒庄。在他手中,该酒庄开始走向商业化,其中包括热夫雷-香贝丹地区的列香园、拉罗什园和路易斯安特葡萄园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们早早地种植了阿里高特,而不是更常见的霞多丽。
1934年,彭寿酒庄开始实行自家装瓶,这在当时可是非常罕见的事。而且,只有少数几家酒庄采取这样的做法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该酒庄逐渐将产品出口到国外,并且在勃艮第AOC体系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1957年,伊波利特退休,让位给儿子吉恩·玛丽·彭寿(Jean-Marie Ponsot)。吉恩·玛丽不仅掌控了家族企业,还担任过莫雷-圣丹尼市长。他从1942年起就开始参与种植与酿造工作,并且对分佃耕制法进行尝试,如香波慕西尼和香贝丹等地。
1972年,妻子杰奎琳继承了热夫雷地区的一部分葡萄园,使得该酒庄再次扩张。1975年,它注册成了一家公司,而吉恩-玛丽、杰奎琳则成为法人代表。此后,该家族不断传承,最终形成今日这种复杂而独具个性的管理模式。
1983年的劳伦接手之后,他在酿造方面也有所创新。这虽然没有完全采用自然动力种植,但会参考月亮周期进行管理。在采收时,不进行挑选,因为已被预先挑选;木桶发酵10至20天,然后30个月熟成,是他们独有的风格之一。
2017年的报道指出,那时劳伦计划离开家族品牌,与大儿克莱蒙一起创建新的品牌,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,同时也开启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