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中国流行的酒文化应该有着悠久的历史。 至少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有张飞逼曹宝喝酒的故事。 曹豹不肯喝酒,被张飞殴打。 这应该是较早的案例,符合现在的饮酒文化。 有人说这是小说,三国演义中曹豹并没有就这么死了。 但至少可以说,明代小说创作的时候,就有这样的文化。
这种饮酒文化是指有权势的人通过请面前的无权人喝酒来蹂躏他们,然后筛选、训练、验证无权人的服从和忠诚; 而无权的人则对有权势的人表达服从和服从,以换取有权势的人一定程度的支持和信任。
通俗地说,酒文化就是一群人用酒来强化祖父的地位,一群人用酒来强化孙子的地位,从而达成默契的文化。
不过,除了当爷爷、装孙子之外,金融家的酒文化也有很多自己的行业特色。
首先,和谁一起喝酒。
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,金融人喝酒的时候,很少会和最终投资人一起喝酒。 他们和各种金融中介二手商喝酒。 更客气地说,他们与同伴或伴侣一起喝酒。 原因很简单。 真正出钱的投资人不会因为你喝酒装孙子就给你钱。 他花千分之一的投资钱,就能让无数人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孙子。 他根本不在乎。 那些把孙子放在酒桌上的,不是吃多了没地方发压岁钱。 但金融业则不同。 金融是一种基于契约的商业模式,而契约的制定往往需要其他金融机构的协助,所以在沟通中难免要冒充孙子。 你的大部分酒都在他们那里。
二是我公司同事喝酒,名义上是互相联系,实质上是为了分座位。 这种饮酒游戏,要体现首领的威武,二首领的智慧,三首领的仁义,奴才的忠诚。 这是在领导面前装孙子的好机会,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机会。 如果你不喝酒或者不擅长喝酒,就别勉强自己了,去tmd吧。 因为真正与领导关系密切的人并不是体现在酒桌上,而是出现在酒店里。 这有点离题了,我就不多说了。
接下来是喝什么。
通常以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为主要品种。 从台湾餐桌开始,一直到各种地方酒,酒类没有下限。 通常你去一个地方都会喝那个地方的当地酒。 对此,你要跟着当地人走,不要太挑剔。 真正可供你喝酒的桌子并不多。 红酒通常可以从所有品牌购买。 主要原因是白葡萄酒的档次太明显,红葡萄酒的档次不明显。 分不清高低的时候就喝红酒。 如果有第二场的话,会有人喝洋酒,但是啤酒一般不多,主要是对身体太不好了。 当然,遇到一些当地的特色葡萄酒也可以品尝一下。 我在宁夏也喝过枸杞酒,但不知道是什么品类。
最后是酒文化的作用。
金融人士喝酒,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。 酒后,仍以敬祖先的方式互相问候。 你以为钱这么敏感的事情,在你喝得醉醺醺的时候就能解决吗? 就算解决了你也会后悔的。 但之所以拼命喝酒,就是为了让双方在强行放松的条件下暴露自己的底线和最终目标,以便后续的谈判能够进行。
本质上,金融界的酒文化就是探火。 真正的决战可能是在会议室、茶桌上、或者是在酒店。 别以为喝了酒就结束了,就跑题了。
现在的饮酒文化变得有些变态,但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。 这个道理就是有些事情还不能说清楚,只能喝多了之后才能说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