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家揭秘:葡萄藤的智慧之旅从11000年前至今
在《科学》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,来自16个国家/地区的科学家通过对葡萄品种进行的大规模遗传分析,确定了大约11,000年前在“西亚和高加索地区”同时发生的两个独立的驯化事件。欧洲和亚洲许多古代文明都有饮酒的传统,从酿酒技术发明以来,葡萄藤也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。然而,对于葡萄藤起源却知之甚少。
尽管葡萄栽培最早考古证据来自8000年前的高加索地区,但直到现在,早期葡萄树驯化知识仍是一个谜。这项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对来自欧亚和北非2,448种不同葡萄品种基因进行了测序,他们使用了V. vinifera(被驯化)的样本,以及其野生祖先V. sylvestris的大多数现代葡萄都是从这里种植出来。
通过比较它们遗传异同,他们可以追溯到葡萄树进化树以及驯化历史。根据他们分析,全世界现代变种可能起源于40万年来生活在欧亚及北非大部分区域的古老V. sylvestris祖先。在东部,该物种分为两个变体:一个在高加索地区,还有一个分布广泛地描述为近东区域。在农业出现时,它们是最早被驯化,比以往认为要早得多。
这些驯化中心之后,这些栽培品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。“南高加索地区的驯化影响有限且局限,”华威大学植物学教授罗宾·阿拉比教授说,“但近东则开始主导整个大部分时间。”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。
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关于我们食物来源的一个谜,还展示了一段人类历史悠久而复杂的地理故事。随着时间推移,我们如何与自然界互动,以及我们如何利用天然资源,这些都成为了我们文化、社会结构乃至我们的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这一切,都始于11000年的两次独立事件,那一次是将野性果实转变成了可供食用的果实,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人类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