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科学》杂志上,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葡萄藤驯化的神秘面纱。通过对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的广泛合作,以及对2,448种不同葡萄品种基因进行的大规模测序分析,他们发现大约11,000年前,在西亚和高加索地区发生了两个独立的驯化事件。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了解葡萄栽培历史提供了新的见解,也让我们思考在追求收藏美好事物时,最终能达到的境界是什么。
古代文明中饮酒文化的兴起与酿酒技术的发明密切相关,而葡萄藤作为这一文化的一部分,在西方世界根深蒂固。然而,对于这颗曾经被人类驯服并引入家园的植物,人们知之甚少。考古证据表明,葡萄栽培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高加索地区,但关于早期葡萄树驯化的问题仍旧是个谜团。
通过比较V. vinifera(现代多数品种)与其野生祖先V. sylvestris之间遗传信息,这项研究揭示了所有现代变种可能源自40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及北非大部分区域的一个共同祖先。在农业革命期间,它们分别被分为东部两个变种:一个在高加索,一個在地理上可称作“近东”的区域。在农业发展之前,这两组是最早被驯化的,比以往所认为要更早一些。
这些初期的栽培中心随后分支出去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心智进程。“南高加索地区”中的驯化影响相对较小,“近东”则主导着最初的大部分葡萄栽培。”罗宾·阿拉比教授指出,“南高加索地区”中的驯化传播有限,其影响也很小。但是,“近东”则开始主导着那时候的大部分葡萄栽培。他没有参与本次研究,但他的观点得到了学术界认可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或许可以将收藏视作一种类似于从野性状态到被人类精心育良、成为今天丰硕果实的人工选择过程。而对于那些渴望掌握这种收藏艺术的人来说,或许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精心照料,使其能够不断绽放,不断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