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太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,当时他们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,即今天的伊拉克。这个时期,犹太人生活在多个城邦中,其中最著名的是耶路撒冷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个地方成为了 犹太教圣地。
公元前586年,巴比伦帝国灭亡了耶路撒冷,并将大约10万名犹太人强行迁移到巴比伦。这段流离失所之旅被称为“巴比伦囚徒”,是犹太文化中的重要事件之一。在这段期间,许多经典的希伯来文圣书,如《创世记》、《出埃及记》和《申命记》,都是由这些被驱逐的人民创作或记录下来的。
在公元前539年,波斯帝国攻占了巴比伦并释放了那些被囚禁的大量犹太人,他们得以返回故土。在此后的几百年里,犹太人继续生活在当地,但他们也建立了一些其他的地方,如塞浦路斯、埃及和北非地区。
然而,在公元70年的罗马对耶路撒冷第二次毁灭后,大部分犹太社区遭受严重破坏,而许多幸存者则逃到了欧洲各地。中世纪期间,欧洲上的宗教迫害使得很多 犹 太 人聚集在东方国家如俄罗斯、波兰等地。而另一方面,一小部分 犬 族 人仍然留在原先的地盘上,他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群体,被称为塞法迪(西班牙)或米兹拉希(东方)社区。
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这两个分支都面临着新的挑战。当时,一场全球性的反-Semitism浪潮导致大量 犸 的儿童不得不离开家园寻求庇护,最终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。而1917年的英法联合宣言支持建立一个“自由之家”——未来国家,以色列,这一决定标志着近代中东政治局势的一个重大转折点。
1948年5月14日,以色列国正式成立,为数千年的流离失所而努力结束,同时也是新民族身份的开始。自那以后,以色列一直是复杂国际关系中心,其境遇引发过无数争议与讨论。但无论如何,对于所有有着同样血统与历史背景的人来说,无论其身处何方,都能找到自己故事的一角,从而维系这一悠久且丰富的情感纽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