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酒中文背标的8个“必要”和9个“不必要”
据统计,在进口葡萄酒不合格的批次里面,将近65%以上都是因为中文背标不合格。那么,一个合格的中文背标需要符合哪些标准呢?酒圈网给大家总结了中文背标的八个必要和九个不必要. 一、中文背标的8个必要 1、酒名 (1)背标上的酒名必须产品属性清晰。例如在名称后面要加上葡萄酒或起泡酒字样,表明产品属性。。 (2) 中文和外文必须要有对应的关系。在2014年2月14日,在《南京晨报》刊登了一篇文章南京拉菲酒庄酒业有限公司,6款进口拉菲不合格。因为这6款酒 的名称都是拉菲庄园××葡萄酒,法语名称却是Domaine De La Grangette,中文和法语之间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,因此对于这种酒名的翻译是不符合要求的。 (3)不能侵权。第2点中举例的那款拉菲庄园,在某些方面涉及到侵权,运用了拉菲在中国的知名度的影响力,属于一种侵权性质,不符合标准。 2、添加剂 (1)二氧化硫(SO2)。进口葡萄酒生产过程中,虽说可能没有添加二氧化硫,但检测的时候还是会检测出来,因为葡萄酒在天然的发酵过程里面也会产生二氧化硫。有些人对二氧化硫是过敏的,会造成生命危险,所以一定要标明。 (2)添加剂标示,以下几个是符合要求的:配料;辅料;安全写法原料与辅料。 (3)使用通用规范的文字标明。例如,用亚硫酸盐这个大的概念代替二氧化硫,是不规范的。 3、生产日期标示 (1)应按年、月、日的顺序标示日期。如2013年2月13日;20130213;2013 02 13;或2013/02/13;或2013-02-13。这几种格式都是可以的。 (2)如不按年、月、日,则要有标注,如:(日/月/年)20 03 2010或(月/日/年)03/20/2010等。 4、酒精度 从2012年开始,酒精度单位标示必须为%vol。诸如15%(V/V)或15°等单位均视为错误标示。 5、净含量的写法 (1)净含量的计量单位。750mL=75cL=0.75L,公式没有错,但用在葡萄酒中文背标上是错误的。在1000毫升以内,计量单位只能用ml/L;1000毫升以上,则mL和L都可以,如1500mL或者1.5L。用cL是绝对错误的。 (2) 净含量的字符高度也有规定:净含量小于50毫升的,字符不得小于2毫米;50毫升以上,200毫升以下的,字符不得小于3毫米;200毫升以上,1000 毫升以下的,字符不得小于4毫米;1000毫升以上的,字符不得小于6毫米。建议比最低要求多1毫米,如750毫升,按标准,字符高度不得低于4毫米,建 议做成5毫米。 6、储存条件 这点常被忽略。应标注适当的储存条件,如避光、阴凉、水平或者倒置、12-18度倾斜等。 7、联系方式 (1)进口商、代理商或者经销商的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; (2)进口商、代理商或者经销商的联系方式:电话或网络联系方式,至少要有一项; (3)必须有营业执照上的中文名字。 8、警告语 从2012年开始必需写:过量饮酒,有害健康。还可以加如孕妇不宜等其他不强制警示语。 除此以外,还要主要中文背标数据与酒款数据吻合。如前标和背标酒精度不符合,生产商前后名字不一等均视为不合标准。还有一种是检验后的结果和背标参数不符。如配料里面检验出苯甲酸,但是酒标没有标示等。以下是一个合格的中文背标范例,大家可以对照参考。 葡萄酒中文背标的8个必要和9个不必要 二、一定要有中文背标吗? 其实在2012年之前,国内并没有明文规定进口葡萄酒在进口时必须要有中文背标。但在2012年,质检总局颁布了27号文件,要求所有进口葡萄酒必须要有中文背标。 葡萄酒中文背标的8个必要和9个不必要 但也有例外,如果属于以下三个类别的,就不需要中文背标了: 1、免税经营的产品; 2、大使馆自用的酒款; 3、非贸易性的酒类产品,指的是非盈利的产品,比如样品、礼品(有限的)、赠品,还有一些参加展览会的展示品。 三、中文背标的九个不必要 1、保质期可不标示。GB 7718-2011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规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%的饮料酒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2、年份可不标示; 3、条形码。原瓶进口可不需要条形码;散装进口,在国内灌装、分装的,条形码是必须的; 4、产品等级; 5、获奖证书; 6、法定产区; 7、葡萄品种标注及翻译; 8、有机葡萄酒,需要相关文件证明; 9、国外生产商的联系地址和方式不一定要写;如果写了必须要和正标、合同相符。